1、判断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 ]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判断题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 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3、判断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做到了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 ]
A.开展扫盲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4、判断题 “文革”?期间,我国教育遭破坏的表现有
①教育战线一片混乱②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③全国上下样板戏“一统天下”④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判断题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政策
B.“两弹一星”? “科教兴国”? “双百方针”? “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 “东方魔稻”?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863”计划? “样板戏”? “希望工程”? “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