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
——《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孝文帝的汉化政策。(6分)
参考答案:
(1)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籍贯,迁都之民死葬洛阳;皇族改姓元氏;仿南朝制定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4分。答出四点即可)
(2)答案一: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移风易俗;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3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二:消除了鲜卑民族特性的全盘汉化;使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堕落;为北魏发展埋下了隐患。(3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三:综合答案一和答案二。(5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四:在答案三的基础上,需答出以下内容:改革必须在立足自身主体性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不能直接移植、生搬硬套。(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根据材料“迁都之意”“革衣服之制”“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诏改姓为元氏”“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中可以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可以提供四种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魏文侯变法与管仲改革相比,相同点是
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B.废除了井田制
C.破坏了井田制
D.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魏文侯变法与管仲改革的相同点。魏文侯变法又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事实上是破坏了井田制,而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也是对井田制的破坏,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下列制度,使北魏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的是
[? ]
A.推行均田制?
B.制定官吏俸禄制
C.设立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露田是不能继承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A项错误。B项与史实及材料内容不符合,所以排除B项。C项也是错误项,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商鞅变法曾经实施“为户籍相伍”的制度,其目的是①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②强化基层社会的统治③实施公田的收授分配?④保护宗法贵族利益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为户籍相伍”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财源、兵源得到可靠保证,因此①②正确;?③不对,土地问题应是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而且也不是实施公田的收授分配;④不对,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利益。
点评:商鞅变法的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