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遣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选项A是荀子的思想,意思是认识规律并利用为人类造福;选项B是法家思想,意思是在刑罚和赏赐面前贵族和平民是一致的,从而打击贵族特权;选项C是墨家的思想,其大意是可选择天下贤士作为统治者,典型的尚贤思想;选项D是儒家思想,强调爱惜民力,勿夺民时。韩非子属于法家,故此题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理在气中,道不离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此种思想与程朱理学相似。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通过观察下图可知,1978~2008年小学、初中入学率跃升的关键因素是( )

A.“教育大革命”的进行
B.《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C.《扫盲教育法》的实施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1978~2008年小学、初中入学率的迅速提高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密切相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隋朝时,一位家住今北京的书生要进京赶考,下列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隋文帝时,走永济渠赶考
B.隋文帝时,走通济渠赶考
C.隋炀帝时,走永济渠赶考
D.隋炀帝时,走通济渠赶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隋炀帝始建进士科,而北京当时叫涿郡,从涿郡到长安水路历经永济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 中国(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 2.37kg
| 538.3kg
| 4kg
|
发电量
| 2.76kwh
| 2949kwh
| 10.9kwh
|
A.没收官僚资本? B. 兴起“大跃进”运动? C.土地改革? D.优先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阅读表格额获取信息的能力,表格中建国初期中国在钢产量与发电量上都与美国印度差距很大,也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在重工业方面的落后,为此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