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萨达特墓碑上写着这样的铭文:“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说他是“和平的英雄”主要是因为( ? )
A.主持巴以和谈,帮助建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B.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
C.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利益
D.接受“土地换和平原则”,正式启动中求和平进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次局部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为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最初的隐患
B.阿拉伯国家遭受领土和人员重大损失
C.“石油武器”运用,引发西方世界经济危机
D.美苏开始“填补真空”,走上中东角逐前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上图所指是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英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l,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l,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1)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6分)
材料二?“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已方“零伤亡”。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6分)
(2)认识:局部战争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l,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l,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 可以得出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特点还有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2)根据材料信息“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高科技的局部战争同样会造成无辜平民的伤亡,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再次谈到了关于对南越军事介入问题上的顾虑。他担心,此举将导致世界两大对立势力的交锋,并指出,越南的形势与朝鲜战争时完全不同。朝鲜战争时,敌人的入侵已相当明显,而这里的局势则尚未明朗……一九六一年晚些时候,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决定。根据该决定,一万六千名美国军事顾问被陆续派往南越,以帮助其进行训练,与北越保持抗衡。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材料二?在其它亚洲国家、以及在其它地区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重要国家的眼里,南越将不仅是对美国坚定性的一种考验,而且也是对美国处理“民族解放战争”能力的一种特殊考验。广而言之,任何一个在未来受到共产党人威胁的国家,也无疑会有理由怀疑,我们是否将会对他们负责到底。甚至,从理论上而言,即使在拉丁美洲那些偏远的地区,这一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九六五年七月,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即,到年底之前,十七万五千名美军将士将被派往南越。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材料三?作为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总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参与了将美国拖入越南战争的各项政策的制定,以至于有人将这场战争称之为“麦克纳马拉的战争”。然而,30 年后,他却在自己的回忆录中颇具震撼地宣布:“错了,彻底的错了”……越战的决策者在20 世纪60 年代早期都没有料到,越战的结果在战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是美国人痛苦和分歧的根源。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对越南内战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 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对越战反思的原因有哪些?(9 分)
参考答案:
(1)变化:从派遣军事顾问但未直接军事干涉(“特种战争”)到直接军事侵略(“局部战争)。(2分)
原因:初期:担心引发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集团的交锋,越战形势不明朗;后期:遏制共产主义势力,争夺世界霸权。(4分)
(2)越战失败对美国的沉重打击:经济状况恶化,国内矛盾激化,反战运动高涨,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冷战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逐渐缓和。(9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一万六千名美国军事顾问被陆续派往南越,以帮助其进行训练”到材料二“十七万五千名美军将士将被派往南越”可以分析出美国对越南内战的政策发生的变化。根据材料“他担心,此举将导致世界两大对立势力的交锋”“任何一个在未来受到共产党人威胁的国家,也无疑会有理由怀疑,我们是否将会对他们负责到底”可以分析出美国对越南内战的政策发生的变化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人对越战反思的原因有越战失败对美国的沉重打击:经济状况恶化,国内矛盾激化,反战运动高涨,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冷战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逐渐缓和。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所谓的“贝尔福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尽最大努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取得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犹太复国组织乘机大规模向巴勒斯坦移民…… 1941年达到60万人,占当地人口的30%。
——《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教程》
材料二: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民族的以色列国和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根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总面积中,阿拉伯国家占2/5有余,犹太国占3/5不到。当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到巴勒斯坦人口的1/3,犹太复国组织很快就宣布接受这一决议,阿拉伯国家联盟则宣布“阿拉伯人决心为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
——历史教材
材料三:70年代后,美苏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引起了埃及的不满,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
回答: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犹太人得以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原因有哪些?
(2)分析材料二,你对1947年11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有怎样评价?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巴以长期冲突的国际因素有哪些?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1)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的祖先住地;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犹太民族有强烈的民族情感(答出文化宗教原因也可以);世界大国的支持,(联合国大会的决议)。
(2)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有利于民族独立和解放,但联合国的决议对阿拉伯人不够公平,引发了后来的一系列冲突。
(3)美苏对中东地区的争夺,大国插手在中东维持一种均势的局面,美国偏袒以色列,使巴以冲突长期不断。埃及、叙利亚收复了部分国土。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本题解析:第(1)问回答犹太人建国的原因要据教学内容尽可能作全面的回答。第(2)问对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议的评价,要注意做到一分为二。第(3)问可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