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
A.中华民国成立
B.清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结束
C.辛亥革命胜利
D.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诞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这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该引文的出处及其体现的思想分别是( )
A.《人权宣言》、法律至上思想
B.《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思想
C.《人权宣言》、天赋人权思想
D.《独立宣言》、主权在民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这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和材料所表现出来的启蒙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即可得知这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发表的《独立宣言》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杰斐逊在起草《独立宣言》时,曾写下了谴责英王参与奴隶贸易的内容,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废除奴隶制,但它一旦通过,就将作为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根本精神原则,从而使得蓄奴者时时刻刻面临巨大舆论压力,奴隶制度废除便是迟早的事。南方各州当然不愿束手就擒,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经过激烈争辩,大陆会议最终决定删除这部分内容。很多人认为北方的妥协是意志不够坚定的结果,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北方坚持废奴,南方便极可能从这个联合体中分离出去,这种矛盾也会被英国人利用。本来各殖民地联合起来都无法抗衡强大的英国,如今再分裂,美利坚合众国必死腹中。
——《新历史》2008年11期
材料二 1861年3月4日,林肯宣誓就职并发表演说。林肯指出:“从一般法律和宪法的角度来看,各州组成的联邦是永久性的。”因此,“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动议合法地退出联邦,任何为此而通过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他还重申共和党无意干涉蓄奴州的奴隶制度。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 根据十七条协议(注:指《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地方政府应当团结人民,驱逐帝国主义力量出西藏;西藏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必须改革。鉴于西藏上层人士的思想情况,我们曾经允许西藏的改革可以放慢一些,让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人士有一个充分考虑的时间。但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却继续勾结帝国主义、蒋介石匪帮和外国反动派,企图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分裂祖国,恢复帝国主义在西藏的侵略势力,保存西藏的落后的、黑暗的、反动的、残酷的农奴制度。
——有林、郑新立、王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四 法国“解放报”说,中国中央政府的政策始终是联系人民群众,以便和平地、平静地进行必要的改革。他们没有做过任何违反西藏人愿望、宗教和风俗习惯的事情。所以叛乱是毫无道理的。叛乱行动将加速西藏政治社会的转变。
——有林、郑新立、王瑞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独立宣言》为什么将谴责英王参与奴隶贸易的行为删除?(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林肯政府和中国中央政府在对待落后制度上有何共同之处?分别出于何种考虑?(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林肯政府和中国政府是如何废除落后制度的?有何共同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如果北方坚持废除,南方会分离出去,这种矛盾会被英国利用,美利坚合众国不可能建立。
(2)共同之处:最初主张妥协,暂时保留落后制度。
考虑:美国,维护联邦统一。中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解放中国。
(3)如何废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取得内战胜利。中国,平息叛乱,和平地废除。
(4)共同意义:解放生产力。维护统一。促进社会进步。对人类人权事业做出贡献。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承担行政职责的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政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统而不治;B项议会掌握立法权;D项是政党,通过选举执政掌握领导国家之权。因此ABD均错误,C项掌握行政之权,首领是首相。故选C。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实现的。但是当时国王还有行政权。后来国王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在君主立宪制下,代议制是其核心,责任内阁制是其重要的特征,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美国、法国等国的政体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有关《独立宣言》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独立宣言》是受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委托而起草的
B.《独立宣言》是北美独立战争的旗帜
C.《独立宣言》深刻地体现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D.《人权宣言》是《独立宣言》的蓝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法国大革命晚于美国的独立战争,因此,D项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