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是某个家庭1970年的有关材料,阅读后写一篇18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由表及里,连贯成文。
票证名称
| 配额
| 票证名称
| 配额
|
粮证
| 大人27斤/月 小孩17斤/月
| 豉油票
| 1两/人·年
|
食油票
| 3两/人·月
| 煤油票
| 5两/人·年
|
肉票
| 5两/人·月
| 肥皂票
| 2块/人·年
|
鱼票
| 5两/人·月
| 火柴票
| 5合/人·年
|
豆腐票
| 1斤/人·月
| 布票
| 3尺/人·年
|
豆豉票
| 1两/人·年
| 棉花票
| 1斤/人·年
|
白糖票
| 1斤/人·年
| ?
| ?
|
老红军特殊供配
中秋
| 春节
|
月饼
| 4个
| 腊肉
| 1斤
|
香烟
| 1条
| 香烟
| 1条
|
茶叶
| 半斤
| 茶叶
| 半斤
|
鸡
| 1只
| 鸡
| 1只
|
鸭
| 1只
| 鸭
| 一只
|
每月买二次,每次一斤,买肉时尽量买肥一点的,母亲把肥瘦一起切成碎末在锅里煎出油,把油和香喷喷的肉碎分开装好,煮菜时放些猪肉和肉末,要分好几天来用,每餐菜盆里难见肉末,但也能食肉味。
参考答案:以上反映了19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家庭经济生活。凭票证供应几乎含盖了所有的生活用品,配额很低,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需要。对于老红军在大节日里有特殊供应,但也只限于一些节日用品,且数量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主妇只能精打细算。
凭票供应是计划经济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体现,用票证来限制民众的消费需求,把生活消费控制在低的水平线上,其实质是短缺经济。
本题解析:从表一可以看出票证种类含盖了所有的生活用品,且配额很低,数量有限;表二老红军特殊供配只限节日期间提供节日用品。从中分析当时的背景是1970年文革时期,经济发展遭到破坏,物资短缺,凭票供应是计划经济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工农业的新型经济
B.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C.知识经济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而形成
D.知识经济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经济的有关内容。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首先在美国出现的,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已经开始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发明是“无中生有”,发现则是从不知到知,认识对象客观上早已存在。历史研究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无中生有。司汤达强调的是历史学家要实事求是,历史研究不能脱离历史材料,按照主观意志随意去发明、创造、捏造。基于历史发现,历史学家可以有自己的不同观点、见解,故B错误。题干涉及的是历史学家的第一条件,而C项强调的则是历史素材,与题干不符。历史研究可以借助假设推论,这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不过史料需要辨真伪,因此D错误。故选A项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那么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及地方是( ?)
A.1877年台湾
B.1906年北京
C.1877年福建
D.1906年上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事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拟定了修建电报线路的方案,并在台湾修筑了第一条中国人自己的有线电报线路,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不符合上述事实。
点评:本题的考查思路还可以从如下方式进行:
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这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该电报线位于今天哪一省境内 (? D?)
A、浙江? B、广东 ?C、福建 ?D、台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述材料,请回答(1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3分)
(2)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3分)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4分)
参考答案:(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分)。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4分)
本题解析:此题很简单,都是考查的基本的常识性的问题。(1)1954年宪法是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2)这部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点评: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国家机构和组织原则,规定了政府与人民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954年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的成就,为以后的国家机构的建立和有效地运作提供了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