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纽约时报曾经出现的标题: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1967年8月17日)、西贡姑娘的服装样式正在改变(1969年3月31日)、巴库的生活符合苏联的模式(1960年10月16日)、(埃及)学生要刷牙(1960年4月22日)、中国的民间艺术遵守党的路线(1960年9月25日)、巴布亚人离开石器时代(1960年7月1日)、外蒙古试图赶上20世纪的发展(1959年8月3日)。这些标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
B.生活方式现代化
C.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
D.全球化的时代浪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的民间艺术遵守党的路线(1960年9月25日)”、“巴库的生活符合苏联的模式(1960年10月16日)”不能反映生活方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同时中国的变化也不能反映工业化浪潮试卷全球,所以排除AB两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现代化的深度与广度的数据出现,所以C项错误。中国的民间艺术遵守党的路线,文化成为艺术家破旧创新的武器,所以可以体现全球化的时代浪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
A.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C.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D.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关键词是“最主要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
B.私学兴起与思想界的繁荣
C.专制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传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西汉汉武帝以来,儒学虽然曾受到冲击,但始终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A;私学兴起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官方学校,魏晋以后,学术下移民间,反映了统治者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受到削弱,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近代中国,系统阐述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孙中山形成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其中民生主义系统阐述了民生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曾纪泽收回伊犁
C.刘永福抗法
D.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