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做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
?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图二1983年重庆开始?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经济试点的报道?示意图?
承包责任书
材料三?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材料四?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城镇人口 (亿)
| 上网用户总教 (万)?
| 恩格尔系数 (%)
|
1978年
| 3624.1
| 1.7
| ?
| 57.5
|
2001年
| 95933?
| 4.56
| 6800
| ?41.9
|
?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指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活水平的程度。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4分)
参考答案:
(1)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策: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4分)
(2)举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3)变化: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外交成就的突破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片材料中时间是1978—1985年,题肢中B、C和D均包含在图片时间范围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的时间是21世纪初期。故本题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5、6年殆值千万。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铅,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其尤可惊异者,厥为钨矿。钨之发现,始于民国4年,至6、7年,则江西湖南广东所产达4 000余吨,价值1000万元。世界产钨之国,除美国外,殆以吾国为最。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三 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王业之前提》,1941年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南方金属矿产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来发展失败的原因又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例最快的是哪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激增原因:一战的影响,与军工相关的原材料价格暴涨。失败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用土法开采,工艺技术落后;经营者应对无方,改革措施不力。
(2)1991—1995年。原因:国企改革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开放上海浦东;两极格局瓦解,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加入APEC。
(3)民族独立:新中国建立;政治清明;建国初期民主制度建立(或文革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农村繁荣;土地改革(或包产到户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
D.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有关自己认为有很多知识不懂得讲话,用意在于让大家看到毛泽东的另一面,为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服务,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外贸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表中数据直接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①外贸出现入超逐渐转为出超?②外贸出现较大波动
③外贸总额不断攀升?④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