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是
A.党的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央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区分。题干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1954年去国全国一届人大结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面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力的区域,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 ]
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做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做主
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人处于今日的恶劣环境之中,不得不以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许多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四 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一,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蒋介石坚持反共,准备反攻大陆;材料二周恩来主张平等协商,和平统一。原因:蒋介石代表反动的国民党政府,周恩来代表人民政府。
(2)蒋介石打算反攻大陆而蒋经国竭力保台。
(3)平等会谈。后又提出“一国两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开展武装斗争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建立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党的领导、D统一战线和B武装斗争合称为民主革命取胜的“三大法宝”,而三大法宝最核心的应该是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在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下做出正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建立统一战线和开展武装斗争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做出的正确选择。C不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故选A。
点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
(1)材料一中的决议是怎么概括“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的?文革哪一年结束?
(2)结合材料二,文革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这个案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3)“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无限崇拜毛主席,最主要的是因为毛主席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请问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反面教训?
参考答案:
(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结束时间:1976年
(2)最大冤案:刘少奇含冤病逝。说明中国的民主法治遭到了严重破坏。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4)认清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记忆,对能力要求不高,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结束于1976年,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第(2)问,结合材料信息及已学史实,可知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含冤病逝,说明的问题可以从民主法治方面归纳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理解与准确记忆,能力要求不高,回顾已学知识归纳即可。第(4)问,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可以从准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角度归纳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