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35分)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再思考》
材料二?“……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的结合起来……”?
——“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人民日报》2008年9月26日
(1)请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所占的“天时”因素。(4分)
(2)归纳材料二的主要思想。(3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4分)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接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目前进行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一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与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关系。
(4)材料二与材料三提出了什么思想路线?在当时有何历史意义?
3、判断题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4、判断题 1957—1960年,我国重工业增长2.3倍,而农业下降22.8%……。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灾害严重
B、“反右倾”斗争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判断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