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一段1961年的一次会议的宣言是这样描述的:“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惟一的基础。”请问,这个会议是
A.亚非会议
B.中印外交会议
C.日内瓦国际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1961年”“ 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A.亚非会议是在1955年;B.中印外交会议也与题干不符;C.日内瓦国际会议是在1955年;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因此选D。
点评:高考特别注重对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下的阶段特征、政治格局演变与经济格局演变的内在联系的考查;也注重将国际格局演变与大国关系和综合实力消长、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地区热点等问题的密切联系起来命题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与印度代表团谈判的过程中首先提出来的,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成为国与国交往的重要原则。B项错误。C项为“打扫屋子再请客”,D项为“另起炉灶”。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要求比较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之处,由所学内容可知宋明理学融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完成了哲理化和思辨化的过程,所以①③两项正确,宋明理学并不倡导“经世致用”并且要求人们扼制自己的欲望,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②④错误,故答案选A项。
点评: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②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③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程朱理学”的思辨化;④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对于各阶段的儒学特征必须牢固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盟诞生。这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欧盟的诞生标志着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播出后,曾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知足常乐”即不过多追求难以得到的东西,不做无谓的攀比,形象的表现就是剧中人老大的幸福观,“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这和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特征最为相似。与C、D两项的特点相去甚远。A项是重民的思想,干扰性最大,但与材料中的意思关系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