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9年7月30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宋哲表示,中欧关系是新中国外交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要实现中欧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超越差异分歧,超越时间维度,超越双边范畴。中国积极发展与欧盟关系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与欧盟各国持久的结盟关系
B.促进与欧盟各国的合作共赢
C.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与美国抗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国外交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现阶段同欧盟建立越来越紧密的关系主要目的在于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关系C。A?项错误,中国不结盟;B项不是根本目的;D项说法明显错误。
点评: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积极地拓展我国在国际中的影响。在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在70年代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中国开始作为一极在国际中发挥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了
[? ]
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此时期中美斗争的实质是
[? ]
A.意识形态的斗争
B.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C.台湾主权的归属问题
D.美苏争霸的反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运动,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 ]
A.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的
B.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的
C.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D.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实力变化决定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为庆祝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国在印度举办“中国节”,印度在中国举办“印度节”。下列事件与中印关系直接相关的是
[? ]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