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孙中山呼吁“必须唤取民众,联合世界上待我平等之民族共同奋斗。”他一生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三大政策
B.三民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北上宣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就像德里的皇宫和贫苦的劳动阶级茅屋的对照在自由印度一天都不能存在下去,国内的穷人都必须同最富的人享有同等权力。除非富人放弃财富及财富得来的权力并为公共福利而大家分享,否则必然有一天要爆发流血的暴力革命。
——甘地《建国纲领》(1941年)
材料二?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三

1908年我在《印度自治》一书中把手纺车运动描画为救治印度的日益增长的贫困的万应药膏,……我以为任何可以使印度广大群众摆脱其极度贫困的,在同一过程中也就可以使他们得到自治。……我所以提倡这种形式的经济自主,就在于通过它,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
——甘地《甘地自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甘地的经济建设主张。(3分)
(2)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推进手纺车运动的目的。(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甘地的经济思想与印度现代化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主张:经济平等,反对剥削;非暴力的经济合作与分享;发展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抵制西方工业文明。(3分)
(2)目的:唤起民族意识,实现民族自治;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改善印度人民贫困生活;提高印度妇女地位。(答满4点,5分;任答3点,4分;任答2点,3分;任答1点,2分;不答不得分)
(3)关系:甘地的经济思想有利于推动印度民族独立,是印度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但是坚持传统乡村经济,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利于印度现代化之路。(2分)
本题解析: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国内的穷人都必须同最富的人享有同等权力”“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可概括归纳出甘地的经济建设主张是经济平等,反对剥削;非暴力的经济合作与分享;发展自给自足的乡村经济,抵制西方工业文明。
(2)依据“……我以为任何可以使印度广大群众摆脱其极度贫困的,在同一过程中也就可以使他们得到自治。”“……我所以提倡这种形式的经济自主,就在于通过它,可以为印度半饥饿的、半失业的妇女找到工作。”并依据所学可概括归纳出甘地推进手纺车运动的目的有唤起民族意识,实现民族自治;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改善印度人民贫困生活;提高印度妇女地位等。
(3)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可见在甘地的经济思想中,比如主张经济平等、反对剥削,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等客观上都有利于推动印度民族独立;但同时在甘地的经济思想有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他依然坚持维护着已经落后了的乡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又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利于印度现代化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又上书李鸿章,更为系统地提出了著名的“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要求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在全国实行改革,认为这是“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材料二 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他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材料四 “1912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 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1)据材料一,孙中山最初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回答,为什么说“1912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你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要求改革以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2)抛弃改良的幻想,由主张变法改革变为以暴力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因为他认识到变法改革的道路行不通。
(3)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府。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4)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进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的进程,是中国 20 世纪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一种道德的,乃至具备宗教唯纬度的社会运动。他所追求的不是以恶对抗恶,亦非以善对抗恶——在甘地看来,过激的“对抗”本身就不是善的——而是以善消融、驯化恶。
——羽戈《“非暴力”何以“不合作”》
材料二 ?(当1939年纳粹的狼烟已经在世界燃起的时候,甘地曾在9月间致函希特勒,信中说:)事关重大,我必须向您呼吁。我完全清楚,您是世界上惟一有能力阻止一场毁灭人性的战争的人。为了一个看起来似乎非常有价值的目标,难道必须真的付出这种代价吗?难道您不愿倾听一个经过深思熟虑曾经成功地避免了战争的人的和平呼声吗?
——瓦尔特?莱佛《印度与德国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在印度解放斗争中的思想精髓是什么?在这一思想精髓的指引下,甘地领导了哪一政治运动?结果如何?(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甘地向希特勒发出了怎样的呼吁?结果如何?对甘地的这一行为,你是如何评价的。(6分)
参考答案:
(1)以德服人,或以吃苦隐忍的精神,以道义的力量迫使对方共同遵守人类的文明准则。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现了印度的自治。
(2)停止战争。没有奏效。在没有了人性的事物和制度面前道德变得无足轻重,“非暴力”具有局限。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的信息来概括即可,从“一种道德的,乃至具备宗教唯纬度的社会运动”概括出以德服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三小问结果结合所学可知实现了印度的自治。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您是世界上惟一有能力阻止一场毁灭人性的战争的人”的信息,可归纳出停止战争;结果联系二战的事实可知没有奏效。第二小问评价可从道德没有对法西斯的侵略起到作用,归纳出在没有了人性的事物和制度面前道德变得无足轻重,“非暴力”具有局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A.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B.代表了工人农民的根本利益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精神
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的根本利益,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故A、B、D三项表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