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尔塔体制)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想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盛发《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材料二: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到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
——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材料四:2002年初,一?位俄罗斯学者指出:“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对抗转向本质上是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
——张宏毅《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及未来走向》
(1)据材料一,指出雅尔塔体制的实质与美苏之间关系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杜鲁门所说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概括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今世界为什么还会存在着“另一种对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实质:美苏两国根据实力划分了势力范围。特点:对抗与妥协并存。
(2)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美国的外交目标就是谋求世界霸权。
(3)美苏争霸,操纵国际政治;新兴力量的崛起,冲击两极格局。
(4)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极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学习贵在积累。小龙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专题时制作了学习卡片。请你根据要求,帮助小龙同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1)请把卡片一A处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卡片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有哪些新兴力量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卡片内容,指出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不结盟运动(或第三世界国家);日本;欧共体;中国等。
(3)从两极格局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载于1947年4月苏联报纸上的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这幅漫画是在讥讽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铁幕演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与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是?(?)
A.都学习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取消了国家对生产资料的直接管理
C.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经济体制改革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东欧各国的改革是为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尝试,强调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遭受到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问题:(7分)
小题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2分)
小题2:“美苏对抗”主要表现在哪些事件中?(3分)
小题3:如果你是本书的读者会怎样评价这个“时代”?(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苏联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小题2: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柏林危机,两个德国的出现,朝鲜战争和朝鲜的分裂等。
小题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冷战造成欧洲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分裂或危机,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发展,双方都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