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八)
2020-08-06 04:03:37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理清基本史实,中国古代体现的是专制政治,因此B项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中的“丞相”,说明它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因此排除D项;根据材料中的“一人担当”、“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反映的现象是丞相权力在不断削弱、分散,说明了皇权不断加强,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因此本题排除C项,只有A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丞相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关键理清现象与本质的区别,明确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演变的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内服与外服制度 D.尊神敬祖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三面航海有利于航海与文化的发展,通过海外贸易推动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用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示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这则故事讲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由材料可知故事发生在西周时期,故事所讲应为分封制,A、C、D均与史实不符。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宋太祖“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中国全史》 材料三 各州对其它州的公共法令、记录、和司法诉讼程序应给予完全的信任和尊重。国会可用一般法律规定此类法令、记录、和司法诉讼程序的验定方法及其效力。 凡在任何一州被控犯有叛国罪、重罪或其它罪行的人并于另一州被缉获时,该州应即依照该人所逃出之州的行政当局的请求,将其交出,以便押送到对该罪行有审理权的州。 合众国应保障联邦各州实行共和政体,保护各州免受入侵,并应根据州议会或州行政长官 (当州议会不能召集时) 的请求平定内乱。 ----1787年《联邦宪法》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斑马式”的地方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造成这种制度的主要原因。结合图二所给信息,归纳这两个不同时期中国政府面临的相同的问题。(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政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7分)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突出了美国政体的何种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的异同点。(4分)
参考答案:(1)郡国并行制。(1分)原因:汉初国力薄弱,为了巩固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2分)相同的问题: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1分) (2)特点:将地方权力全部收归中央;强干弱枝;守内虚外。(3分)评价: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导致 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的不断扩充,造成后来政府财政困难和军事势力的下降,埋下了积弱积贫的祸根。(4分) (3)特征: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治相结合的联邦共和政体。(1分)相同点:都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1分)不同之处: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封建制时代强化统治的措施,材料三是资本主义时期。(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