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3~1936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下图所示的标志,其目的是

[? ] A、调整农业 B、整顿银行金融业 C、复兴工业 D、实施社会保障与救济
2、判断题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熏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的美国失业者
 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亲
 罗斯福与矿工工人在一起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雁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观察下表: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
| 已成交高中档车
| 已成交低档车
| 未成交
| 小计
| 信贷
| 26.3
| 11.2
| 23.9
| 61.4
| 现金
| 20.9
| 6.2
| 11.5
| 38.6
| 累计
| 47.2
| 17.4
| 35.4-
| 100
|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4、判断题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5、判断题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充分说明这种政策实际上是 [? ] 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B.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