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这和我们现在人民币升值的意义是一样的,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顿失,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而在国内则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原材料价格跌落、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放弃金本位的目的。当时中国“意外”受到伤害,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二 1943年发表的《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
(2)?二战后初期,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有哪三大支柱?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5分)
材料三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本位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5分)
材料四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在今后6个月内购进最多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同时进一步购入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证券和1000亿美元房贷公司债券,美联储的这一做法其实就是央行开动印钞机器的一种委婉说法,因为美联储需要印钞票来购买这些国债。?
材料五?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连续两天在央行官方网站发表文章,倡议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发展为超主权储备货币,并逐步替换现有储备货币即美元。这一观点得到了俄罗斯等其他“金砖四国”的支持,同时欧盟也向美国施压,提出打破国际金融旧体系的建议。
(4)根据材料五,概括周小川提出的建议(4分)。根据材料四分析周小川提出新建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你认为影响美元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目的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恢复经济。(2分)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密切,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2分)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分)、世界银行(1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分)
原因:吸取大危机的教训;规划战后世界秩序防止战争悲剧重演、二战后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识之士的推动等。(2分,答其中任意二点即可)
(3)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2分,)作用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扩大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3分)
(4)建议: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新的全球货币)以取代美元。(4分) 原因:美国印钞救市,美元贬值。(2分)因素:美国经济实力;对外经济政策;国际形势。(2分,任意两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外交思想的转变
B.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C.金融体制的转变
D.社会保障体制的转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下列不属于这一体系的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联合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金融方面:美国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这一体系的三大经济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故选D。
点评: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8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2分)
参考答案:(1)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4分)
(2)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4分)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4分)
(3)压制。(2分)
(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不难发现关贸总协定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推动因素还有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归纳出欧元产生的影响: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3)从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可以得出美国并非真心欧洲实现一体化而是采用压制的态度;(4)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
点评:材料从二战后美欧关系发展演变的角度揭示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强化。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快速发展的时代,尽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仍然动荡与冲突不断,这说明殖民主义思想并未完全消除,利益的争夺依然激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