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1年9月28日(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2周年纪念日),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向平民化发展所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 ]
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B.“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人都认同奴隶制度
B.两人都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C.两人都主张以德治国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对亚里士多德和孔子这两位古代思想家进行深入比较,联系所学可知,他们都生活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都力图通过自己的学生挽救奴隶制统治危机,都力图稳定已经过时的奴隶制度,孔子开创私学,亚里士多德建立起当时著名的学院——吕克昂学园,又都在伦理学方面主张“中庸之道”,但在治国思想上两人有重大差别,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答案为C。
考点: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及对孔子、亚里士多德的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受到封建神学的严重窒息,难有作为的敏感禁区的学科是
A.物理学
B.化学
C.生物学
D.数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出了合理的教育方法。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与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