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中等国都根据自己的利益提出了在远东应该建立的新的国际秩序模式,……各国对远东新秩序的追求构成各国外交活动活动展开的基本背景。但不幸的是,一战后美日中等国试图建立的远东新秩序彼此相互冲突,无法协调,最终导致30年代的危机与混乱。
——王立新《入江昭与美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利益”是什么?结果如何?(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远东地区“30年代的危机与混乱”的表现,并分析其后果。(4分)
参考答案:
(1)利益:收回山东权益;(2分)
结果:通过《日中协定>,中国收回山东权益;但《九国公约》使中国由日本独霸变为列强共管。(4分)
(2)表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2分)
后果:华盛顿体系遭到破坏,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利益可从五四运动中的要求归纳出收回山东权益;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日中协定》,中国收回山东权益,但《九国公约》使中国由日本独霸变为列强共管。
(2)第一小问表现结合提干时间“3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第二小问后果可以从华盛顿体系的破坏、远东政局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43年北非战争结束后,美英联军下一步的重大行动是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在西西里岛登陆
C.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D.进行柏林战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二战进程的基本掌握能力。题干给出的条件是1943年北非战争结束,下一步便是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A项是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开辟的;C项是1945年4月易北河会师,同时进攻柏林。分析可知B项符合史实要求。
思维误区:要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掌握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次援救中却孕育了胜利。”

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这次援救中却孕育了胜利”是指:
A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军队的联系和合作
C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民反法西斯斗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位哲人说过:“和谐来自互信,失去互信的双方,看到的只有敌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在将1932年的国际形势与洛迦诺时代的国际形势作比较后说道:“我察看了当今的世界,并将现在的情况与那时的情况作了对比,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某种原因,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时,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
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张伯伦所述、恐惧和威胁。为了避免这种”,张伯伦担任首相后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彩虹”喻指什么?“我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表现: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加紧了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德国法西斯纳粹党通过欺骗宣传成为国内第一大党,为希特勒上台奠定了基础;日本军国主义猖獗,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法西斯国家地位提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苏联与西方国家矛盾加剧。
英国外交政策:祸水东引的绥靖政策,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纵容法西斯的侵略。苏联采取的行动:与法西斯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喻指:苏、美、英等国的互信和合作。
理想:打败德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一步步发展成为全面战争的。首先点燃局部战火的法西斯国家是
A.意大利
B.德国
C.日本
D.西班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