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初,有人写了一组描写上海洋场风物的《望江南》词,其中一首写道:“申江好,电线疾雷霆。万里语言同面晤,重洋信息霎时听。机括竟无形。”这描写的是
A.电报
B.电车
C.邮局
D.电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电线疾雷霆。万里语言同面晤,重洋信息霎时听”可知具有语言通讯功能,ABC都没有此项功能;电话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设备,D符合题意。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斯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指的国家是(? )
A.苏联
B.日本
C.第三世界国家
D.西欧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与宪法,渺不相涉者也。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现。……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刑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逋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
——引自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材料中的“怪诞之事实”发生在谁统治时期?
A 孙中山? B 袁世凯? C 段祺瑞? D 蒋介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以上四人中,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是袁世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
①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挑战 ?②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
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④中苏关系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