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面是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单位:万吨),造成以下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 )。

A.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是在“文革”时期实行的,与题中时间“1958~1965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毛泽东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关于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纲时写道:“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这里的“各项工作”包含( )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关键词: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一路线是在1953年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进行土地改革,A项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都发生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C、D两项错误;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属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实施,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国家的主权从何而来,这是古今思想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西汉思想家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君主的权利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杀或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材料三?美国《独立宣言》声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得以建立于人类之中,而且必须经被统治者同意,才能获得其正当权力。”
材料四?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小题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他提出这中思想的目的是什么?(2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观点的异同。(3分)
小题3:根据材料三,《独立宣言》认为主权归属于谁?这段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些重要观点?(3分)
小题4:根据材料四,分析指出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近代中国的哪部宪法?从袁世凯的这种言论你能获取什么信息?(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思想:君权神授。(1分)目的:加强君权,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同时为限制君权提供依据。(1分)
小题1:异:阿奎那认为君权由教皇授予,所以教权至上;詹姆士一世认为君权由上帝授予,所以王权至上、不受限制。同:君主在世俗社会中专制。(3分)
小题1:人民。(1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2分)
小题1:人民主权说。(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信息:此问开放,按思维层次从低到高给分。低:体现出袁世凯的虚伪性;高:体现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权思想的理解。
小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1: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小题1: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中国古代吸取外来经济、文化的诸项史实中,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学习天竺熬糖法②佛教传入中国③从越南传入占城稻④从吕宋传入甘薯、烟草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为排序式组合选择题,关键是准确回忆所列史实出现的时间:①为唐朝,②为西汉,③是北宋,④为明朝。由此可得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09年2月12日《环球时报》第六版转载了一篇韩国《中央日报》2月11日的文章,原题是《中国拯救资本主义?》,其中一段写道:中国网民最近热衷转载一篇独具特色的文章,跟帖无数,引发很大反响。文章大意如下:1949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79年,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198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200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
(2)材料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背景,但文中引述的这段网文并不完全准确,指出其中表述最不准确的一句话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3)为了稳定经济的发展,材料三中重申了哪些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共同富裕,全会提出了哪些建设性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最不准确的:“1979年,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改为:1979年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
(3)战略:扩大内需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
(4)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认识: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