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迈入近代化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过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下列评述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对应的是
A.1840年为最高,以后递减,最终消灭于1949年前后
B.开始于洋务运动期间,抗战结束前后为最高,最终消灭于1949年后
C.起于1840年,“一战”期间发展低落.以后又上升,至1949年前后退出
D.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战”期间最高,以后递减,解放以后稍有提高,终于在1956年三大改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B.“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C.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片体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在宋元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故选B项。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排除A项;图片中所示“佛、道、儒三教的人物于一图之中”并不能反映出“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排除C项;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西汉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但当时儒家是融合了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美国霸权面临苏联的严峻挑战
B.中美和中日关系的缓和
C.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壮大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联合国中,亚、非会员国逐年增加,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在逐年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点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少数民族的称谓由地方政府决定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名称体现了旧中国对这些地区的蔑视,这是大汉族主义的色彩。而建国之后名称的变化则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A为断章取义,B材料中未体现,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不是科学真理,但它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先河
B.使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真正主人
D.确立了人类的新的宇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要结合哥白尼日心说提出的背景来分析。在此之前,天主教的地心说是支撑宗教神学的基础。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否定,从而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用排除法可以排除其他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