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八)
2020-08-06 04:20:03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中国古代谚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面哪一制度有关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内阁制 D.科举制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对科举制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看到该题,先理解“金榜题名”这一名词,金榜题名是指通过考试而获得功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隋炀帝创立的科举制度,所以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美]杰里·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推行分封制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李斯主张推行郡县制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在任免官吏上的突出特点。(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元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参考答案:(1)原因:疆域辽阔;地方叛乱。(2分) (2)依据:诸侯争霸,地方割据。(2分) 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分) (3)变化:行省制度。(2分)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4)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西周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体现的是疆域辽阔;“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体现的是地方出现叛乱。 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可从材料信息“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中得出。“特点”一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解答时需要注意设问限定词“在任免官吏方面的特点”,本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答出。 第(3)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变化”一问可有材料“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的信息推断出。“意义”一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对以后历代的影响等角度来解答。 第(4)问,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回答“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首先要结合三则材料中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的演变来考虑,这一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权力逐渐减、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的趋势。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行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四幅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状况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程度不断加强,,即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仪器,其功能是
 A.测定航行方向 B.测定地震地位 C.演示天象 D.预测地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张衡的地动仪,是用来测地震方位的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分)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日知录》卷二十二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元行省辖区广袤,权力空前,但我们较少看到双方发生矛盾冲突的材料,元灭亡也并非亡于地方的分裂割据……(行省)“不得承制署置属吏”;"诸 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官员的任用上实行种族交参的原则,这样就在行省官员内部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的状态。在地方区域设置上,这一制度人为的使自然区域隔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哪些重要信息?据材料二分析元朝行省制度有哪些特征?(5分) (2)材料三体现了此时的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针对这一问题,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的?(4分) (3)材料四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具有中国特色。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主要差异(6分) (4)以上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31(18分)(1)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已设立郡县;(1分)早期的县高于郡(或早期的郡县主要设在边远地区等)。(1分) 特征:元朝中央掌控行省人事任免权、财政权、司法权;行省内部相互牵制;行省区划打破自然限制。(3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2)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各州保留很大的独立性和一些重要的主权性权力。(2分)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分) (3)不同点: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 目的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行政区自治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程度要高于民族区域自治。(6分,如答法律依据不同、适用区域不同等可酌情给分) (4)启示:地方行政制度应适应本 国国情并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和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应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增强地方行政制度的活力,调动地方发展的积极性等等。(3分, 答出其中l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