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资本论》向人们揭示了( ? )
①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②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必然充满艰辛曲折
③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④各国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十分必要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下列对毛泽东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毛泽东早年信仰过改良主义
②大革命失败后得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③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义理论
④文革期间毛泽东在外交方面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毛泽东十分关心政治,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他信仰过改良主义,故①正确;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故②正确;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重要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论,故③正确;文革期间毛泽东在外交方面有重大贡献,如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三个世界”理论等,故④正确。故答案选择A项。
点评:从新课程高考角度分析,对毛泽东的考查侧重于他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奋斗历程,以及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毛泽东在思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主要贡献;并注意认识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品质;认识毛泽东等为寻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探讨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因和深刻教训。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光明在哪里?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材料二?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三?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3分)
(2)材料二中说毛泽东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创造的民主革命道路指什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毛泽东思想在什么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请列举两篇毛泽东所撰写的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论著?(5分)
(3)概括材料四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1分)
(4)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78年他在统一人们思想和理论探索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3分)
参考答案:(1) 救国思想“三民主义”。(1分)主要贡献:创建民国,维护共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2分)
(2)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分)中共“七大”。(1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 ( 2分,列举 2 篇即可 )
(3) 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2分)
(4)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改革开放的方向。(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考查了各自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主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工人阶级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个斗争的领导是必要的。这个领导之所以必要,尤其是因为敌人强大而狡猾,跟他们的斗争是残酷的斗争。整个阶级应当由谁来领导呢?由阶级的哪一部分来领导呢?显然,由它的最先进、最有训练和最团结的那一部分。这个部分也就是政党。
材料二 在这种条件下,斗争的胜利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工人阶级各部分之间的正确关系,首先是党与非党成员之间的正确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必须进行领导和指挥,另一方面必须进行说服和教育。没有说服和教育,这里也就谈不上领导。一方面,必须使党作为阶级的一部分团结一致并单独地组织起来;另一方面,党应当愈益紧密地联系非党群众,并把他们中越来越大的部分吸收到自己的组织中来。
——以上材料均摘自(苏)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布哈林认为工人阶级斗争由政党来领导的必要性。(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布哈林所阐述的党在决定斗争胜利上的重要作用。(10分)
参考答案:
(1)无产阶级反资产阶级的斗争不可避免,需要政党的领导;资产阶级很强大,跟他们斗争是残酷的;工人阶级可分为许多部分,具有阶级的非单一性;政党是工人阶级中最先进、最有训练和最团结的部分。
(2)党对非党成员进行领导、指挥、说服和教育;党联系非党群众,并把他们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党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指明革命发展方向如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党作出果断决策,决定发动武装起义。由此可见,党在决定斗争胜利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题解析:第(1)问,抓住题干材料“工人阶级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敌人强大而狡猾”“它的最先进、最有训练和最团结的那一部分”等进行概括。第(2)问,抓住题干材料“一方面必须进行领导和指挥,另一方面必须进行说服和教育”“党应当愈益紧密地联系非党群众”等,并结合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的作用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是“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摘自1978年5月《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日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摘自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
图一?图二
图一是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图二是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的观点的关系。
(2)材料一与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思想路线?邓小平对这一路线的提出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图一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是否符合实际?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4)根据图二分析,邓小平去世后,继任者为“下一个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怎样的方向?
参考答案:(1)材料一提出不以某一伟人的思想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对任何理论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材料二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发挥了领导作用。(3)不符合实际。以邓小平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不是远离了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在党的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点。(1)由材料一“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材料二“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可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不同在于材料一提出不以某一伟人的思想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对任何理论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材料二明确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者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2)材料二“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可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对这一路线的提出发挥了领导作用。(3)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图一封面上的内容不符合实际,结合相关的历史事实,可以从其历史意义评价邓小平理论。(4)根据图二分析,再结合教材的说明可知在党的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继任者为“下一个中国”的发展指明的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