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九)
2020-08-07 05:36:33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原创)“夏 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 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五代传,宋元 后,皇朝至此完。”按照朝代更替顺序,文中空缺处应该是 A.商、唐、十国、明清 B.舜、秦、隋朝、明清 C.商、秦、隋唐、明清 D.商、秦、唐朝、明清
|
2、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陕西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B、C三幅地图分别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什么地方行政管理制度?(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任用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区别?(4分) (3)以上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体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如何?(2分) (4)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看,材料二所引用的史料和材料三中所说的封泥各属于哪一类? (2分)
3、综合题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材料二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造成的后果?(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9分)?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8分)?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4分)
4、选择题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
5、综合题 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 雅典
|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 表决形式
| 程序
| 罪名
|
公民总数
| 陪审员
| 审判员
| 产生方式
|
约40万
| 约4.2万
| 6000名
| 501名
| 抽签
| 举手
| 一审制
| 慢神和蛊惑青年
|
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科目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并做简要评价。(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4分)
(3)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两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