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史学家徐中达说:“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A.直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B.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C.出现了“诸子百家”局面
D.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
2、判断题
材料一?“其核心是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遍布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各个方面,搭起了我国整个工业化的骨架,因此国人也称之为工业化奠基之役”。
——《从赶英超美到坚定改革开放》
材料二?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他们。”
——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工业化奠基之役指的是什么?有何意义? (4分)
(2)材料二中,15年中“做对了”的事和“一些错事”分别有哪些?(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在经济建设方面你有哪些启示?(2分)
3、判断题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4、判断题


图1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图2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材料三?浙江新式实学书院最早出现在宁波。光绪五年(1879 年),知府宗源瀚在月湖竹洲创建辨志书院,……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垒,各设垒长,创甬上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先导。
——唐晓明《晚清浙江书院教育的变革与传承》
(1)根据材料一图1,我国古代书院数量增幅较大的是哪两个朝代?简要分析在这两个时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经济、思想、科技条件。(10分)
(2)根据材料一图2,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古代书院与近代书院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宁波能在浙江率先创办新式书院的文化因素。(8分)
5、判断题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民和土改后的农民最大的不同是
A.受法律制约的程度
B.和国家的密切关系
C.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D.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