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制定选拔考察官吏的制度
B.权力高度集中
C.法律细密、严苛
D.实行三公九卿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所反映的地方统治格局可能出现在哪一朝代?

A.西汉
B.秦朝
C.西周
D.北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地方政治制度的了解。根据所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宋代实行路、州、县制度。由图上可以看出,既有郡又有国,因此应为西汉时期,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右图所示的是
A.秦朝的疆域
B.宋朝的疆域
C.元朝的疆域
D.明朝的疆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古代疆域,据“大都”、 “宣政院”、“行省”可判断出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代行省制。关键信息: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题干材料反映了元代江浙行省从凡事需咨禀中央到获得不须咨禀及“从便区处”的权力,故B项正确;行省制下,行省是绝对服从中央,A项说法错误;C项“不在由朝廷任命”说法是错误的;D项“不再受到中央节制”说法与史实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北宋的通判
B.秦朝的御史大夫
C.明朝的内阁首辅
D.清朝的军机大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常与知州争权”说明这是宋朝的通判,北宋的通判是专门监督知州的;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和监督百官;明朝内阁首辅是中央的官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清朝的军机大臣是中央军机处的官员,只能跪受笔录,不能参与决策。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北宋的通判的职能?
点评:关于通判,还可以考查通判的影响:通判的设立,是皇帝加强中央权力,分化地方权力的一个典型例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