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四)
A.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开放 B.中国商品经济发达 C.中国丝茶质优价低 D.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问题的分析能力。
第一小题,A项中《史记?食货志》详细记载了我国历代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和单产数量等统计数据,也记述了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财政赋税制度的演变;B项中《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C项中《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D中《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故选D。
第二小题,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中国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题干中“大量出口”这以关键词正是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证明,故选D。
第三题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回忆教材知识可知“另起炉灶”是指同各国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在国内和对外的斗争都为中国历史写下了有声有色和值得珍视的篇页……但康熙未敢使中国越过封建国家雷池一步,始终没有表现出某种使中国跳出落后状态的独特尝试,原因何在?关键不在个人的意志和才能,而在社会条件。
——刘大年《论康熙帝》
材料二 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请回答:
(1)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值得珍视的篇页”。任举三例。(6分)
(2)分析材料一中导致康熙历史局限性的社会条件。(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4分)
参考答案:
(1)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尊重喇嘛教;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署《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6分)
(2)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极为弱小;专制主义政治和思想日益加强。(4分)
(3)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一分为二的原则。(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概括归纳材料的能力。第(1)问“值得珍视的篇页”指的是康熙帝的贡献,结合教材举三例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一中省略号后面的概括归纳即可。第
(3)问结合教材归纳总结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为1865-19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年代 | 进口 | 出口 | 平衡 |
1865年 | 55,715,458两 | 54,103,274两 | –1,614,184两 |
1875年 | 67,813,247两 | 68,912,929两 | +1,109,682两 |
1885年 | 88,200,018两 | 65,005,711两 | –23,194,307两 |
1895年 | 171,686,715两 | 143,293,211两 | –28,402,504两 |
1905年 | 447,100,082两 | 227,888,197两 | –219,212,549两 |
1911年 | 471,503,943两 | 377,338,166两 | –94,165,777两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A中1865已经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了,中国大门进一步打开,不是因为走私鸦片。A错误;1875年曾出现贸易顺差,B错误;D材料表格反映不出来;整个表格反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额越来越高,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物质生活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