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们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1896年的美国人民党漫画(见右图)。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经济政策
D.全面推行“以工代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撒切尔主义是指撤切尔夫人上台后(20世纪80年代)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混血儿”。它一方面坚持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却又主张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是更为广泛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在对待平等问题上,……,提出“社会不平等天然就是错误的或有害的”这一观点,是“天真的和不合情理的”,平等主义的政策(特别是苏共所遵循的)只能创造出一个单一的社会,而且这些政策只能借助专制力量来推行。
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英国成功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当然英国也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以至于几年前英国一家电视台在做“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英国人”的民意调查时,撒切尔夫人以高票荣膺探花。
撒切尔主义自出现以来,对它功过的评价争议很大,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的功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且史实详备;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但史实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较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1: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功大于过。
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等欧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一方面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严重,这标志着欧美国家信奉的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调节的失灵。20世纪80年代,撤切尔夫人上台后,在经济上减少国家的干预,增加市场调节,并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在政治上奉行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尽管英国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但英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参考答案2: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过大于功。
撒切尔主义尽管缓解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滞涨”现象,使英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但是从长远看,它却种下一系列恶果。因为撒切尔主义是站在右翼资产阶级敌视人民的立场,在政治上奉行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而且还不惜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无视社会的不平等,最终使英国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英国成功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当然英国也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可见对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的功过。有两种不同的评价,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
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自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开始,三个多月后,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风波,竟迅速波及他国,发酵成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西方引发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这一现象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A.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
C.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经济的国有化程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克服的。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