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守旧人士认为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因而加以反对,不得不把机器动力改成用驴马来拖车。
材料二 火车伸向远方的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的轰鸣,毕竟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显。”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铁路运输业在百般阻挠下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解决煤炭运输的问题
(2)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作出的探索与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铁路交通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3)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但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不可阻挡;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应加大自主创新。
本题解析:本题以中国铁路发展来考察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交通的影响,要求学生具有分析材料、概括总结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全面分析的能力。材料一二三分别表明:中国铁路诞生,但由于守旧迷信思想导致其思想发展受挫;铁路具有优越性,在19世纪90年代末开始日益发展;现在高新技术铁路日益发达。问号(1)根据材料总结即可,为了运输煤炭,满足洋务运动的发展需要。问号(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对外关系、铁路优越性等方面回答(如洋务派等开明人士推动,经济发展要求便捷的运输工具,列强对中国加强侵略、资本输出投资于铁路,民众爱国运动、要求收回路权自建铁路,近代科技思想传入等,言之有理即可)。问号(3),铁路由兴起、挫折到不断发展更新,说明新兴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也从反面说明落后观念阻碍科技发展。总之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你认为这里的“夷气”主要是指
A.陈设带有西洋风格
B.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
C.园中皆为木式家具
D.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是指中国近代的建筑吸收了西洋风格,中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融合的特征,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题意含义不符。
点评: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是高考中的重要考查点,中国近代建筑的变化是物质生活变迁的重要体现。高考在考查物质生活习俗的各自表现之外更侧重对其变迁时代背景的关注,物质生活习俗的变化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强,西方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方式也随之传播到中国;②清政府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埠通商,发展近代工商业;③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为物质生活的变化提供了基础;而近代思想文化的进步,则促进了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非常注重对人自身的培养,要让人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君子,这与人文精神是一致的,通过材料中“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可见作者强调的是政治方面的挖掘与改造,因此A符合题意;而BCD均同意无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刺激作用
C.有利于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入超”即进口大于出口,农副产品口增长,在当时有没有可能超过外国的进口呢?这是不可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通商口岸增加到十几个,外国商品终于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市场,中国沦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所以中国入超局面不可能扭转。加工农副产品就能赚钱,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自然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现在产品大多出口了,自然经济随之解体。农村农副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要,因此商品经济发展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清中后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加
B.清朝后期工商杂税逐渐超过了农业税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中国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在近代没有实现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所以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