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对明清时期苏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在那里设的织造局生产的龙袍精美奇巧
B.家庭丝织业成为居主导的生产形式
C.民营丝织业聚集在东城
D.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之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A.周王室为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也蒙受羞辱和痛苦”。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A.韩非子:“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B.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C.墨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D.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苏格拉底表达的是“专家(精英)治国”的思想,四个选项中孟子强调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专长,与其意思接近。韩非子的观点刚好与孟子相反,反对“尚贤”,强调“法治”;墨子强调的是“尚同”;黄宗羲主张君与臣共治天下。故选B。
考点:古代中西方的思想
点评: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他们的思想都蕴含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国家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缅怀和表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B.纪念和肯定孔子个人的成就
C.宣传和实践儒家学说的政治主张
D.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而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因此D符合题意;A、B均偏离题意主旨,与材料中“主要目的”不符,故排除;孔子的政治主张具有保守性,如“克己复礼”,不适应当前时代的需求,故C项排除。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隋唐商业繁荣的表现的是
A.唐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B.开元通宝是唐朝通用的货币
C.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中有了夜市
D.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