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下面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花。

材料二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剑桥中华民国史》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单位:千元)
——《中国近代工业资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仔细观察四幅火柴商标图片,你认为这些火花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表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依据材料二中的统计图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2分)
(3)为什么说“黄金时代”是一个“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你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是什么?(4分)
2、判断题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提出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其地理概念结构如下图所示。突出表明中国

[? ]
A.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D.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3、判断题 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曾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辅承认错误。”该谈话
①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②是落实“双百”方针政策的表现
③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④蕴含了 “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判断题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到:英国可以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全球通史》
材料二:“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
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材料三:1950年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
——《战后美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田中认为必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的理由和实质。(2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的积极意义。(6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美国政策有何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后果。(7分)
5、判断题 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益萧条、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