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历史上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style="shiti/img/20091016/20091016144044001.jp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亚欧大陆部分区域示意图》
style="shiti/img/20091016/20091016144044002.gif"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材料二: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严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三: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没有御寒装备的德军陷入冻馁之中。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机反击,歼敌50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请回答: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军实施的“台风”行动,以失败而告终。请你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析失败的原因。
(3)处在不同时代,拿破仑与希特勒为什么都企图征服俄国(苏联)?
(4)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
(5)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
参考答案:(1)里海?乌拉尔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2)莫斯科地区纬度位置较高;冬季来得早且严寒;受大西洋湿润季风的影响,冬季降雪量较大。
(3)当时法国、德国都企图称霸欧洲乃至世界。俄国(苏联)的社会制度与法国、德国不同;俄国(苏联)是欧洲大国,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
(4)对付拿破仑:制造空城,利用严寒,诱敌深入;在敌人退却时不断袭击。对付希特勒:集中兵力,利用严寒,奋力抵抗。
(5)局势:德国军队征服北欧、西欧许多国家,锋芒正盛。丹麦、法国等国投降,惟有英国在勉强抵抗。
意义:消灭了法西斯军队,打击了其嚣张气焰;打乱了法西斯德国侵略部署;增强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客观上支援了各地的反西斯斗争。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地理历史角度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再现能力;第(2)问则要从莫斯科的地理方位、季节和气候特点来分析;第(3)问应从时代特点及法、德、俄的关系等角度来分析;第(4)问则需根据拿破仑占领过莫斯科,而德国没有占领过莫斯科的基本史实,然后找出方法的“差别”;第(5)问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再现和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12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的“主席声明”。该声明内容主要是在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基础上,欢迎安南被任命为联合特使。声明表示,安理会将全面支持安南的斡旋工作,并呼吁叙利亚各方面积极配合安南的和平行动。
主席声明在内容上较西方提出的决议草案具有以下几点主要变动:第一,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第二,没有包含或者暗示涉及政权更迭的内容;第三,没有涉及武力干预、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的内容;第四,没有片面地向叙利亚政府施压或者使用强烈谴责叙利亚当局暴力镇压等内容。
(1)根据材料归纳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2)与国联相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是什么?(9分)
参考答案:
(15分)
(1)作用:①派遣特使斡旋,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
②利用《联合国宪章》原则,维护公平与正义;
③为解决国际纷争提供一个谈判的平台。(6分)
(2)原因:①建立的基础不同:国联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
②运行机制不同:国联是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是大国一致原则;
③成员国构成不同:国联缺乏广泛性,苏联和美国没有参与,被英、法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覆盖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改变了少数大国操纵的局面;
④所处时代不同: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利益趋向一致,大大降低了战争的可能性,为联合国发挥协商作用提供了基础。(9分。答出3点即可)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安南被任命为联合特使”,派遣特使斡旋。“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维护公平与正义;为解决国际纷争提供一个谈判的平台。
(2)该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从建立的基础、运行机制、成员国构成、所处时代等方面比较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不同之处,通过这些差异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长期以来制约中东地区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是
A.伊朗和伊拉克的矛盾
B.阿以冲突
C.石油危机
D.耶路撒冷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均势失衡
②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
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④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印、巴武装冲突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
B.第二次印、巴战争是在美国调解下,双方停火的
C.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蓄意肢解巴基斯坦,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D.印巴战争后,原东巴地区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主要考查印巴冲突的基本情况,联系教材可知,印巴冲突的焦点是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双方都对其主张主权,其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但领导这一地区的印度王公又是印度教徒,所以使这一地区成为印巴冲突的火药桶,第一次和第二次印巴战争都因争夺这一地区而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是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停火的,并非美国一国,第三次印巴战争因东巴问题而起,结果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此题答案为B。
考点: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有关印巴冲突过程的相关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对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