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孙中山将解决土地问题引入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最早是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同盟会时期
C.中华革命党时期
D.兴中会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同盟会成立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创刊号的发刊词中将其进一步阐述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平均地权”就涉及土地问题的解决办法,可见,这一项符合该题目的要求。故B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上海发昌机器厂 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指洋务企业,①是洋务派军事企业,②是洋务派民用企业,③④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因此选A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
点评:“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区。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多数是材料式,新情境试题特别多,体现对能力的考查;因为本部分内容可以左右联系、上下延伸,今后出材料解析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从内容上看,近代经济结构变动、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其“超越”主要表现在
A.批判教会的宗教专制
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C.提出民主政体的构想
D.追求现世的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其明显的特征是描绘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的蓝图,在反封建的道路上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更近一步,答案选C,A B D三项二者的共同点。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批判对象的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孟德斯鸠更明确地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其本质就是反对专制主义;②批判领域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③批判方式集中表现在高扬理性和摆脱了宗教和专制的束缚。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马克思说某个国家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说明该国已经建立了议会制度,但议会权力很小;“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反映了该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故选D。
考点: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1871年,德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帝国皇帝由世袭产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实权。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公布法律和决定对外政策。帝国宰相及内阁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制约。因此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说:汉武帝“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效”。司马迁认为汉武帝实行的文化政策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博采百家,综合利用
C.文化专制政策
D.任各种学派自由传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汉武帝广泛的开放技艺才能的道路,全面扩展百家的学说,只要有技艺和才能都可以为国家效力。这是在独尊儒术的前体下,博采百家,综合利用,故选B。A、C两项的意思相同,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