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在表达
[?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B.国家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抗形式主要是:
A.战争
B.冷战
C.经济封锁
D.思想渗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以上均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8分)
(2)联系材料分析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3)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产生了哪些变化?(4分)
参考答案:
(1)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背景: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8 分)
(2)联合的欧洲、日本。 影响:冲击两级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8 分)
(3)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4 分)
本题解析:
(1)问考查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及条件。材料一美国希望建立“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反映了美国的霸权政策。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可知,战后资本主义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考查多个力量中心崛起的原因及影响,结合材料 “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指的是美国在经济领域面临来自其盟友欧洲和日本的竞争和挑战。多个经济力量中心崛起,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
(3)考查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的特点,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①雅尔塔体制;②“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③北约和华约的建立;④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①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②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③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个是“自由制度”,一个是“极权政权”。其中后者是指:
A.君主专制制度
B.法西斯主义残余
C.君主立宪制度
D.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讲,宣称将采取孤立和扼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史称杜鲁门主义,这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所以在杜鲁门看来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极权政权”,故答案选D项,A B C三项明显不合要求。
点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团结合作,共同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二战后两国却迅速的有联合而走向分裂,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讲,成为了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的导火索;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对这一结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B.西欧日本开始力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C.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地位
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欧日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增强,在外交上也开始要求独立,这样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虽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军事力量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所以不能认为它已丧失了世界强国的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