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19世纪末的民族自卫战争中,捍卫了国家独立的非洲国家是(? )
A.埃塞俄比亚
B.苏丹
C.阿尔及利亚
D.埃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记忆史实的能力。符合“19世纪末”时间要求的只有埃塞俄比亚,故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知识中,“事实”和“解释”并不相同。学习历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以下的历史叙述中,属于“解释”的是?
A.西周建立后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制
B.魏晋时期的分裂,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引起的
C.商鞅依据军功授爵,爵位为二十级
D.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 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
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
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
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
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错误,是无关项。C项也是错误项,与史实不符。D项也是错误项,也与史实不符合。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改革后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粮票的废除正是说明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一个过程,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有人说,这是中国人民擦亮了眼睛,认清清政府反动本质后的明智选择。促使中国人民擦亮了眼睛的事情有
①戊戌政变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③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④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春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出现在一战期间,其时清政府已经灭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是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突破的关键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影响的理解。材料的意思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铺平道路。故A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