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都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六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图五 图六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何种中央政治制度?与图一、二相比, 图三有何显著特点?(6分)
(2)图四中的机构是谁设立的?这个机构的设立有什么影响(2分)
(3)与图五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图六有何明显特点?(3分)
(4)上述图片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废除了丞相;(6分)
(2)雍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2分)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统一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3分)
(4)君主和丞相、中央和地方权力(4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一看,在中央皇帝之下设立三公九卿,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这是秦朝的政治制度;图二皇帝之下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图三撤销三省,废除宰相,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图四的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大臣基本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它的设立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3)图五是西周在地方上实行的分封制,各个诸侯国有较大的自主权;图六是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郡县制,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4)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对矛盾,即皇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推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及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核心,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从命题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历史事件的背景、特征、影响等,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宗法制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之长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因此①表述不妥,排除后选D。
考点:宗法制
点评:从高考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在命题思路上,不拘泥于任何版本的教材,注重考查学生从图片、古文献、艺术作品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范围主要是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如分封制、宗法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注重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特别是有的年份高考题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情境信息量并不大,从而使题目具备了“简约而不简单”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科举制自隋朝实行至清末(1905年)废除,历经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B.北宋时期大规模科举取士是重文轻武政策的重要体现
C.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D.清末废科举得到当时知识分子的一致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