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土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主要是因为?
[? ]
A.变法彻底
B.赢得民心
C.与时俱进
D.仁义致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行县制
D.连坐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加强对基层管理”的限定语,商鞅变法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这样就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为征收赋役创造条件,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故与之相符的是连坐法。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商鞅变法的特点:①商鞅变法以 “农战”和“法治” 为核心内容。②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③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反映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三次改革产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这三次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2)民族危机加深;工业文明的冲击。
(3)阿里改革: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延缓了西方列强的入侵。明治维新: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戊戌变法: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认识:向先进国家学习,进行改革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改革不会一帆风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1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4分)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3分)
(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
参考答案:(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2分)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2分)
(2)军功爵制。(1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2分)
(3)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2分)实行暴政,二世而亡。(答具体内容也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