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能力。A项的科教兴国战略正式实施是1995年提出的;B项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C项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开始。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B.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C.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D.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1958~1960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了克服困难,适度调整了经济政策,农村的部分包产到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施的。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兴起的根本动力是 A.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C.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D.封建统治出现空前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解题角度看,政治上的根本原因往往从经济角度去分析。B项是在七十年代以后。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辛,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从1980年至今,美国一直对是否给我国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进行审核。按照1999年中美两国就此问题达成的双边协议,2000年美国制定并且通过了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的法案。2001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从而结束了美国国会多年不给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的历史。 (1)?今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有什么区别?(6分)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历了长达15年的历程,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0分)(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世家时常是完全被动的,是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批卷入的。(6分)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过长期努力,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维护我国在国家贸易中的正常合法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扭转,再次潮流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言之有理即可,4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一次:国际形势:欧美国家工业革命后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广州等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开放;国内因素:广州在汉唐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清朝时又是惟一对外通商的口岸,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第二次:国际形势: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关系改善,国际地位提高。国内因素:十年“文革”后百业待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随后在广东、福建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①中国需要世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②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评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我们要变外来挑战为自身机遇,切实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大胆实行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可以减失增得,兴利除弊。 点评:中国历史上的封闭和开放 第一次封闭:明朝后期到1840年。 原因: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需求不大;明朝中期以来,倭寇和西方殖民势力骚扰海疆,威胁中国安全;清政府为了对付台湾郑成功父子的抗清势力,也严禁沿海人民下海; ⑵.第一次开放:19世纪中期。 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促使其疯狂对外侵略,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由于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制度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退,成为英国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 ⑶.第二次封闭:1949年到1978年。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长期实行封锁、包围、扼杀的敌对政策;50年代末,苏联对中国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提出有损于中国主权的要求,被中国拒绝,中苏关系恶化;文革中,我国外交工作遭到林彪、江青等人的破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缺乏与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技术联系的愿望和要求; ⑷.第二次开放:1978年以来。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越来越向国际化、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中求得生存;7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转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皆此理之流得,无所适而不在。” 他的这一思想 A.反映了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 B.正确认识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C.体现了理学修养论的基本主张 D.体现了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皆此理之流得,无所适而不在。”可以看出朱熹的思想体现了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故选D。A项是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潮中出现的;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唯心主义的;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理学的消极方面。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要用一些的伦理道德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