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8年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亚欧首脑会议上敦促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着手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这需要各国“前所未有的合作”,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要么一起游泳,要么一起淹死”。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
A.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事关全球经济发展前景
B.当前的金融危机使世界上任何一国都不能独善其身
C.中国、印度在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中起主导作用
D.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需要紧密合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学生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个著名思想家为: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这个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老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
C.三大改造取得成果
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近代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促使革命前后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
A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 B 列强的经济侵略有所缓解
C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展? D社会变革形成稳定的国内环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晚清的新政改革在内外压力之下被迫采取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而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则积极主动的推行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所以A是二者的共同点,B C 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