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成果。它的产生给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世界无产阶级以崭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的斗争。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虽然经历了二战后的短暂高涨,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却出现了重大挫折。
请回答:
(1)请以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非偶然。
(2)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斗争,但到了19 世纪末却肯定一国范围内的合法斗争,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3)对于20 世纪90 年代苏联解体能说明社会主义道路总体走向失败吗?为什么?
(4)结合当今中国的现实和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简要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其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壮大,美走了阶级基础;德、英、法三大理论来源准备了思想条件。
(2)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生活水平、整体素质提高;②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逐步完善,改善了工人条件;③工人斗争水平提高,出现了工人政党。
(3)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僵化的产物,它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中国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证明。
(4)社会主义是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基本宗
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民主完善与法制健全的和谐社会。
本题解析:
第(1)问答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条件。第(2)问答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状况。第(3)问评价苏联解体。第(4)问以生产力为标准作答。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和十月革命———列宁、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按照各自阶级特征和历史背景来答题才不会导致交叉现象的出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冷战指两国或两个国家集团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的总称。材料反映了苏联与美英之间的对抗,以“切断交通”、“空运物资”的形式进行,这体现了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的特征,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双方针对德国而采取的对抗方式,故A、B、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要求的是“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此时欧洲共同体已被欧盟代替,排除A、B;C更体现了在多极化趋势加强形势下的国家关系;D中“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为上世纪90年代的国际关系大事。故选C。
点评:冷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但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对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威胁。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也使国际竞争更趋势激烈。经济全球化绝不意味着国家主权被削弱,国家仍然保持着对内对外政策的最高权力。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历史发展总趋势,由于国际力量总体失衡,美国谋求单极霸权体系的意图更为突显。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梦·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实质上是想与美国争霸,共同主宰世界,这是一种霸权主义的体现,中国梦与之有本质的不同,所以排除掉含②的选项,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 ]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特别是经济力量并立
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