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实际是在考查史实,联系所学可知,A项设御史大夫是在秦朝,其它选项都是汉武帝时期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主要掌握分封制的对象,根据基本知识,A项属于先代贵族,是分封对象。C项是功臣,受分封,如姜尚。D项是王族,是分封的主体。B项平民不是分封对象。故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之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拔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三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37分)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8分)
材料二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2)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9分)
材料三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 |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 |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 |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 |
1867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 |
法国 |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 |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 |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 |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 |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
参考答案:(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8分)
(2)变革事件及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9分)
(3)特点: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贵族(或议会)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
法国: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4分)
原因:英法两国历史传统有所不同,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君权相对强势;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外部因素对两国革命的影响不同。(6分)
(4)理解: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代议制、内阁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如: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国家政府机关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政党制等。(6分)
认识:应大胆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是不可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民主制度是由本国国情决定的。(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包括皇权至高无上,只有皇帝才有决策权,不断的削弱相权,不断地加强皇权,郡县制的确立使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郡守县令有皇帝直接任命而不再世袭,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例如,三省六部制和内外朝制度等等。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2)14—16世纪意大利出现的变革事件是指文艺复兴,其历史意义猛烈冲击封建神学,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16世纪德国出现的变革事件是指宗教改革,其历史意义是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统治中解放出来。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是指光荣革命或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历史意义是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主要是指英国的革命道路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革命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法国则是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另外法国大革命也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至于原因要从英法两国历史传统有所不同,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君权相对强势。还可以从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所以才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4)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主要体现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的很多政治制度。代议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例如: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其实就是代议制,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国家政府机关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政党制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我国历史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在 ( )
A.西汉
B.唐朝
C.元
D.明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得以空前强化。故答案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点评:关于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更多的是以材料型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材料多出自学者的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措施和影响的评价,以此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构建资产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