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
(2)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甚嚣尘上。试结合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评论这种观点。(6分)
参考答案:(1) “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2)成果: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3分)影响: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3)活动:积极参加和推动联合国的重大活动,如维和、裁军等;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合组织康发展;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答对一个史实及其意义给1分,该项得分不超过3分)
评论: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2分)。“中国威胁论”或者出于担心中国强大的心态,曲解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目的;或者出于遏制中国的用心,片面夸大了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威胁论”是一种错误的言论,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2分)
本题解析:(1)这一题属于简答题,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题意,这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结合题目要求“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应该将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中与此相关的政策迁移过来,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和与周边国家加强友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这一题属于简答题,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成果:根据题意,这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在70年代的外交成就,所以应将70年代的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史实迁移过来,即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中日邦交正常化。影响:题目要求回答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应该知道当时正处于两极格局之下,这些外交成果表明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所以会使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重要活动:需要结合题目要求,从所学知识中将有关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活动迁移过来,只要基础知识熟悉,难度不大。评论:应从中国前边所述活动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以及“中国威胁论”产生的原因进行评论,最终得出结论:“中国威胁论”是一种错误观点,是不利于国际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倡导建立的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上海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上海合作组织与以前的区域性经济集团相比,采取的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即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同时,A、B、C三项所涉及的区域合作组织不是由中国倡导建立的。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头四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充当的只是“配角”。但是,不久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却由“配角”变为“主角”,朋友越来越多。导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由“配角”变为“主角”的主要原因有
①新中国政权的逐步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②“求同存异”方针的正确指导
③周恩来等外交家的远见卓识及积极的外交活动④中国逐渐成熟的外交策略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中国政府领导人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下列活动不能体现这一方针的有
?[? ]
A.与苏联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
B.与匈牙利、朝鲜、波兰等建立外交关系
C.1949年12月访问莫斯科
D.1954年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以下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①放弃了反对霸权主义 ②更广泛参与世界事务 ③开展全方位多边友好交往 ④更重视经济、文化合作 ?⑤坚持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中国历来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故①错;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而是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广泛的友好关系,故⑤错。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