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建交,反映的是对外政策的哪一基本方针
[?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判断题 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在上海发表演说时说:“……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历史上,中美《上海公报》发表的意义主要在于
[? ]
A、中美结束长期对抗,开始走向合作
B、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
D、中美之间矛盾消除,开始全面合作
3、判断题 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 ]
A.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C.强调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D.防止中国与美国在联合国争夺话语权
4、判断题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判断题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25年没有交往了。”这句话出现在如下哪一情境中?
[? ]
A.毛泽东与田中角荣会面?
B.邓小平接见撒切尔夫人
C.周恩来与尼克松总统会面?
D.乔冠华与联合国秘书长会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