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家的主权从何而来,这是古今思想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西汉思想家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君主的权利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杀或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材料三?美国《独立宣言》声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得以建立于人类之中,而且必须经被统治者同意,才能获得其正当权力。”
材料四?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小题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他提出这中思想的目的是什么?(2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观点的异同。(3分)
小题3:根据材料三,《独立宣言》认为主权归属于谁?这段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些重要观点?(3分)
小题4:根据材料四,分析指出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近代中国的哪部宪法?从袁世凯的这种言论你能获取什么信息?(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思想:君权神授。(1分)目的:加强君权,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同时为限制君权提供依据。(1分)
小题1:异:阿奎那认为君权由教皇授予,所以教权至上;詹姆士一世认为君权由上帝授予,所以王权至上、不受限制。同:君主在世俗社会中专制。(3分)
小题1:人民。(1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2分)
小题1:人民主权说。(1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信息:此问开放,按思维层次从低到高给分。低:体现出袁世凯的虚伪性;高:体现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权思想的理解。
小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小题1: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小题1: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描述: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有可能是在( )
A.过渡时期
B.反右派斗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可知正值越南战争(1961-1973),根据所学知识A.过渡时期 (1953-1956)B.反右派斗争时期 (1957-1958)? C.大跃进时期 (1958-1960)? D.“文革”时期(1966-1976)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由于对领袖个人崇拜的风气日益增长与阶级斗争不断地扩大化和绝对化,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④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文革”之所以发生,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是根源,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把权夺回来。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是其发展、扩大化的原因。因此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是对当时情况的错误分析,并不符合实际。
点评:文革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个人崇拜思想泛滥,给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严重的破坏,文革后,国家吸取教训,加强了民主法治的建设,取得了一些列的成果。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某节历史课上学生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秦皇帝:“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唐太宗: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是有不合理之处,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在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处理。
宋太祖:大臣站在他周围议事,宰相先向皇帝汇报一些行政事务,征求皇帝的处理意见;然后计相汇报国家的财政状况,讨论一些诸如税收等情况,恭请皇帝定夺。其他大臣则在一旁恭听。
回答:
(1)剧本反映了秦朝和唐朝的中央官制分别是什么?
(2)从秦至宋中央官制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发展趋势?
(3)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说一说你的看法如何?
参考答案:(1)秦朝是“三公”制度,唐朝是三省六部制。
(2)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3)第一种看法:主要是积极的。因为这种制度有利于全国的统一;有利于水利的兴修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第二种看法:主要是消极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皇权至上容易造成暴政和腐败,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集权容易使阶级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动荡,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本题解析:本题的设计思路是利用秦唐宋三个朝代的集权措施为依据设计三个剧本情景,旨在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及演变的规律。第(1)(2)问的难度不大,第(3)问要求谈中央集权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属于能力考查型设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应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辨证的观点来分析。任何事物的积极作用都是相对的,都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积极作用,他始终回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需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l949--1972)
【材料二】1971年9月22日,美国同日本国一起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题提案,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又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的“双重代?表权”提案。?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就中关关系正常化提出三条:美国从台湾撤军,跟台湾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断交。美国又反过来提出三条:一是卡特政府说必须得到国会参议院讨论,在美中建交的那一天,告诉台湾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一年后失效,这一点中方表示了理解。第二条是美国要求中方要发表一个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中方一直不做承诺。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卡特政府承诺,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
——陶文钊《美国需要中国吗》
【材料四】美国政府2010年1月29日向国会通报了新的对台出售武器计划,包括“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1月30日、31日两天内密集作出强烈回应,采取四项强硬措施,要求美方停止对台军售。
——引自新浪网2010年2月1日《外媒:美对台军售中国反应“史无前例”》
【材料五】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据材料三,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中美谈判可以看出中国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美国坚持对台军售体现出其对亚洲怎样的战略意图?(3分)
(3)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和立场的主要原因。(1分)
(4)据材料五,贝特斯·、基尔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概括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
参考答案:(1)表现:对中国封锁、禁运;阴谋制造两个中国。(2分)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社会制度的对立。(1分)(2)核心:台湾问题(1分)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美国虽然迫于形势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仍不放弃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1分)(3)干涉中国内政,妨碍国家统一。(1分)(4)正确,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双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摩擦,但双方可以保持冷静和理智,加强沟通,减少猜疑,求同存异,发展中美友好合作关系。(2分)因素: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历史传统等。(任答两点得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