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范战例,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收A《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书中说:“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并不十分了解,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材料二 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利用空中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的远距离超视距打击,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的行为,即使是双方陆军坦克部队的交火,美军也最大限度发挥己方M1A1主战坦克的火炮射程优势,始终在伊军T——72坦克的火炮射程之外开火射击,使得伊军坦克部队只能被动挨打。……美军又以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打击伊军地面部队,以巡航导弹打击伊军军队集结地区,以海军航空兵打击伊军反舰导弹阵地,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在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朝鲜战争;以战壕为依托的阵地战;近距离的短兵相接;强调军队的数量优势,体现传统常规战争的特点。海湾战争:以电子战、信息战为主;远距离精确打击;强调多军种协同作战,体现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作用:在朝鲜战争中,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工具,未能起到维持世界和平的作用;但在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发挥了维和的作用。原因:联合国在成立初期,受美国操纵;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开始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山东省烟台市20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18)《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国际法都明确规定,必须遵守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得干涉别国内政,2003年,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说明(?)?
A.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对霸权主义软弱无力
D.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题中材料的直接理解,不宜作过多推断。美国未经联合国(主张以和平方式反对以武力来解决国际争端)授权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说明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破坏了国际的和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美国吸取越南战争教训,确定战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
(2)越南战争: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海湾战争:强化了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
本题解析:第(1)问,越南战争使美国损失惨重,“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是指美国在海湾战争打赢了。由材料一可知,鉴于越南战争失败的教训,美国政界、军界高层确定了战争决策的原则。联系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参加者、战争概况和战争特点等知识分析即可。第(2)问,回忆教材知识可知越南战争后,美国政府调整政策,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同苏联争夺的同时,美国开始更多地谋求“缓和”与“对话”。联系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的变化,回答越南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巩固和中东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化等角度回答海湾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历史上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style="shiti/img/20091016/20091016144044001.jp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亚欧大陆部分区域示意图》
style="shiti/img/20091016/20091016144044002.gif"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材料二: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严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三: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没有御寒装备的德军陷入冻馁之中。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机反击,歼敌50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请回答: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德军实施的“台风”行动,以失败而告终。请你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析失败的原因。
(3)处在不同时代,拿破仑与希特勒为什么都企图征服俄国(苏联)?
(4)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
(5)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
参考答案:(1)里海?乌拉尔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2)莫斯科地区纬度位置较高;冬季来得早且严寒;受大西洋湿润季风的影响,冬季降雪量较大。
(3)当时法国、德国都企图称霸欧洲乃至世界。俄国(苏联)的社会制度与法国、德国不同;俄国(苏联)是欧洲大国,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
(4)对付拿破仑:制造空城,利用严寒,诱敌深入;在敌人退却时不断袭击。对付希特勒:集中兵力,利用严寒,奋力抵抗。
(5)局势:德国军队征服北欧、西欧许多国家,锋芒正盛。丹麦、法国等国投降,惟有英国在勉强抵抗。
意义:消灭了法西斯军队,打击了其嚣张气焰;打乱了法西斯德国侵略部署;增强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客观上支援了各地的反西斯斗争。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地理历史角度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再现能力;第(2)问则要从莫斯科的地理方位、季节和气候特点来分析;第(3)问应从时代特点及法、德、俄的关系等角度来分析;第(4)问则需根据拿破仑占领过莫斯科,而德国没有占领过莫斯科的基本史实,然后找出方法的“差别”;第(5)问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再现和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事件不能体现这句话含义的是
A.英国放弃势力均衡政策
B.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宣布支持苏联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D.英国签订“以土地换和平”协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帕默斯顿的名言,说明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以土地换和平”协议是以色列签署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