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将中国政府与前俄帝国政府所订之一切公约、条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等项概行废止,另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则……重定条约、协约、协定等项。
第十条 苏联政府允予抛弃……一切租界等等之特权及特许。
第十二条 苏联政府允诺取消治外法权及领事裁判权。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24年5月31日北京
材料二?(一)废除美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关闭在华美国法院及领事法庭……(二)废除《辛丑条约》,终止其给美国的特权。美国愿……将北平使馆租界……移交于中华民国政府。(三)美国同意终止在上海、厦门租界特权……
——《中美平等新约》1943年1月11日华盛顿
材料三?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五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四?一、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 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 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七、上海合作组织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对外开放的原则, 愿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吸收认同该组织框架内合作宗旨和任务、本宣言第六条阐述的原则及其他各项条款, 其加入能促进实现这一合作的国家为该组织新成员。
——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与苏联和美国建交的分别是中国的哪个政府(须写明当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联和美国在华特权先后被取消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中俄“合作”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的中苏“结盟”有什么不同?中国在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4)依据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各国制定的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分别是什么?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1)苏联:北京北洋政府
美国:重庆国民政府
(2)苏联:十月革命后,苏联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国际封锁,获得更大外交空间;中国政府希望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美国:中国的坚持抗战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政府坚持捍卫国家主权;中国政府希望收回被侵略的权益;美国为了维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国家间的团结合作,放弃在华特权。
(3)不同:中苏双方结盟是军事结盟,直接针对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而中俄合作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4)政策基础:国家实力。
外交出发点:国家利益。
其他因素: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社会制度的不同、领导力量的不同等等
本题解析:该题为一个纵向题目,通过条约考查了国际关系的基础、目标及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统计,我国自2009年起已连续4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2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70%。此外,非洲已是我国海外能源资源的重要供应地、我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中非关系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在外交上( )
A.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多边外交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重视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理解。非洲国家普遍为发展中国家,中非关系的发展即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往来的加强,故选择A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国际组织,故B项不正确;霸权主义指大国凌驾于小国,中非都是发展中国家,故C项不正确;非洲并非中国周边,故D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在上海发表演说时说:“……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历史上,中美《上海公报》发表的意义主要在于
[? ]
A、中美结束长期对抗,开始走向合作
B、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
D、中美之间矛盾消除,开始全面合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与国内形势发展相连,也与国际政局变化有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调整的出发点
B.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是基本依据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了国际合作
D.开展广泛结盟运动是调整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体属于否定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国家外交纲领性政策,中国宣称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都“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A正确,改革开放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邓小平针对此提出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B正确。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正确。D中新时期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表现是不结盟,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指导联合国开展各项工作的文件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联合国宪章》
C.《雅尔塔协定》
D.《开罗宣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开展各项工作,该文件于1945年由全世界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草拟。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