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通过兼并战争建立的,隋朝和宋朝都是由外戚或者大将篡权建立的王朝。只有明朝是由参加元末农民起义的农民领袖朱元璋建立的朝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知西周时期(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周代分封制的内容相关规定,A项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与分封制无关。C项内容与材料无关,D项与周代的史实不符合,所以答案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分封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 《美国的历程》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4分)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2分)
中央机构 | 地方机构 | 主要职能 |
中书省 | ① | ④ |
枢密院 | ② | 主管军事 |
御史台 | ③ | 主管监察 |
参考答案:(1)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县、郡等新的地方行政建制设立;早期的县高于郡;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免,职业官僚取代世袭领主,中央集权制度萌芽并逐步成型。(答出其中2点即可,2分)
(2)(填出其中一格1分,4分)
①行中书省
④主管政务
②行枢密院
③行御史台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图示一 图示二 图示三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
(2)图示二、图示三所示的朝代开始继承并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1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
(1)图一:秦朝;图三:元朝。(2分)
(2)科举制(2分)
(3)“上”指皇帝(或秦始皇)。(2分)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2分)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延用。(4分)
(4)新变化:材料三反映了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2分)材料四反映了雍正设军机处。(2分)
本题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示一关键信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不难直接判断出,图示一所示政治制度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相关内容;根据图示三关键信息“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等,不难直接判断出,图示三所示政治制度是元朝时期的。
(2)本问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示二关键信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不难直接判断出,图示二所示政治制度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根据图示三关键信息“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等,不难直接判断出,图示三所示政治制度是元朝时期的。进一步分析,可知,两个朝代均继承和发展了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选官制度。
(3)根据材料二相关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材料二的政治制度是秦朝的。“上”,即指皇帝。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政治制度是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秦朝推行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中央关系上,实行“三公九卿制”和“皇帝制度”;地方上,全国推广“郡县制”等)带来了积极影响,可以这样来认识: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①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延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关键信息“明太祖罢丞相”、“雍正年间,后名军机处”等,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两个朝代的具体措施不太一样,具体体现在:材料三反映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直接分六部,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材料四反映的是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刘海峰先生在《科举学导论》中说:“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宗法制是中国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
B.科举制具有公平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
C.科举制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考试选才打破了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科举制度。依据所学,宗法制是以血缘为基础来维护和调节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故A正确;材料“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说明B正确;通过考试使社会下层认识可以跻身上层社会,故D正确。C表述错误,符合题目要求,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