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八)
2020-08-30 04:55:02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又是什么?(2分) 材料二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 (2)依据材料二回答,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理由。(3分) 材料三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旧唐书》载:“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开成初,度支左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日:“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宣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由此不能看出( ) A.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 B.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 C.体现了皇权独尊的地位 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给事中有封驳权。结合唐代三省制,拥有审议、封驳权的是门下省,故A项符合史实。唐代门下省的五品官给事中有封驳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D项正确。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故仍体现了皇权的独尊,C项正确。B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4分)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若,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三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的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朝政治制度大变动是指什么?(3分)唐朝为加强君权又有什么变动?(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朱子语类》中所说的“一切收了”在宋朝的措施?(5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明太祖、清王朝的雍正皇帝为加强君主权力,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4)简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2分)
参考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选拔考察官吏和秦律可酌情)3分;三省六部2分。 (2)禁军、枢密院、通判、文臣、转运使等5分 (3)废丞相、大学士 1分 ;军机处 1分 (4)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抵抗侵略等两点即可2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于材料一中的秦朝政治制度大变动是指什么的问题,依据秦始皇在建立秦朝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相关史实来分析归纳。主要依据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来分析,主要从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等方面。有关于唐朝为加强君权又有什么变动的问题,这个变动主要集中在中央官制的变化,是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的变化。 (2)第二问,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地方措施上,在中央主要是以分权为主的措施。把禁军一分为三,分散相权,在地方上派文官挟制武官,高通判监查地方官员,在地方上的财赋问题上设立转动使转运动地方财赋,只要依据这些内容来分析即可。 (3)第三问,有关于明太祖为加强君主权力,采取了什么措施的问题,可依据明朝相关史实的内容来分析回答,注意不回答出他设立了内阁。有关于清王朝的雍正皇帝为加强君主权力,采取了什么措施的问题,可以依据教材内容来分析回答,在雍正皇帝时期是清朝君主专制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阶段,他设立了军机处,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4)第四问,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中央集权上,专制主义的弊端是十分明显与严重的,而中同央集权的积极意义可以从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抵抗侵略、民族团结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16分)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9分) (2)材料二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4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3分)
参考答案:(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 (2)职能,:跪受笔录,上呈下达(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唐朝的中央中枢机构三省六部制的行政过程的掌握情况。在这种制度下,中书省是草拟机构,草拟皇帝的命令,然后次交给封驳审议的门下省审议,审议通过过后交给负责执行的尚书省,尚书省再找相对应的六部某部执行。 (2)第二问,有关于材料二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的问题,材料中的“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叙述的是军机处的作用,由此可知其职能是跪秦笔录。有关于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的问题,需要从军机处的职能内容来分析归纳,军机处条件下国家所有的决策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军机处对皇帝没有约束力,所以得出结论。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这段话实际否定的是 A.西周时期形成的分封制 B.秦朝建立的郡县制 C.统一货币的制度 D.西汉郡国并行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