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五)
2020-08-30 04:59:18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
2、综合题 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唐朝建立后,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赋役令》,其中租庸调制中有“损免”(亦称“灾免”,即因为受灾而减少或免去租庸调)制度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诸田有水旱虫霜为灾处,据现营田,州县检灾(核实灾情),具帐申省,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损七以上,课役全免。若桑麻俱损者,各免调。若己役已榆(“榆”:缴纳的意思),听免其来年,经二年后,不在折限(“折”:减免的意思)。另据《唐律疏议》规定:“其应损免者,皆主司合言。主司,谓里正以上,里正须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多者奏闻。” ——《唐宋田赋的“损免”与“灾伤检放”论稿》 【材料三】“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
3、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3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4、选择题 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A.汉字自身的特点 B.书写工具的改进 C.知识群体的形成 D.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
5、选择题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①负责管理军事 ②负责监察百官 ③掌管律令 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